PO文屋 > 校园言情 > 我和钢琴的3650个日子 > 第149章
    听三十分钟和听十分钟对他来说没有区别,十分钟已经足够选手弹完一到两首的作品,如果这些都无法吸引他,那么证明对方对他真的毫无吸引力,听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。
    威尔逊没有对下一个的期待。
    出名的选手,比如亚当·比才,很早就会被跳出来送到正式评委那里,轮不到他们来听,今天能听到路加的演奏都算是捡漏了,威尔逊没有异想天开他在沙滩里会捡到价值连城的野生珍珠。
    ——直到他点开下一个音频。
    幸运女神的青睐总是在不经意间。
    威尔逊听完了第一首曲子,才模模糊糊想起来:啊,刚刚那首是德彪西的《欢乐岛》。
    色彩丰富的音色,绚丽动人的节奏,音符变成了颜料,在无形的纸张中描绘神话中爱与美之神的维也纳岛,让威尔逊联想起了自己的爱情故事,也是那么浓烈而炫丽,令人头昏脑涨。
    贝多芬曾经说过:it seems it about me,but the end is about you.*
    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共鸣,透过别人的音乐看到曾经的自己。
    威尔逊下意识地点击了通过,随后立刻懊恼地痛呼出声——他应该听完再点的!然而整个音频已经随着他评价完成而快速转到下一个。
    威尔逊整个下午都心神不灵:这里哪里突然冒出来的怪物?是哪个出名的选手他没注意到吗?不对,这个声音他明明之前应该没听过的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新年过后,王曦发现简一鸣的钢琴又有了新的提高,像火箭脱节一样,王曦以为他已经完成了升空的时候,简一鸣告诉他,我还可以再拔高一点。
    两个老师看得真切:因为他终于有了想要追求的目标。
    以前简一鸣想要成为“唯一”,但又害怕失败,因此止步不前,总是给自己留有余地,这样就算失败了,都能坦然地安慰自己:我并不特别,所以成不了也是很正常的事。
    事实上,“特别”和“唯一”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。
    察觉到这一点的简一鸣却反过来因为成为了“唯一”,而努力让自己变成特别的人。
    因为遇见你,所以我想成为更优秀的人。
    想要参加比赛。
    想要站在台上被他看见。
    想要和他上同一所大学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想要成为他独一无二的人。
    一路在失去,所以不知不觉中养成逃避习惯的简一鸣,开始正视自己的想法,直面自己的欲望。
    我喜欢符盛蓝,所以想要站在他身边,看他笑,逗他笑,让他听我的琴。
    ——那么首先,我要站在能让他听见我琴声的地方。
    他比赛要用的谱子已经基本记住了,剩下的就是把华彩和细节打磨到位,卫丛和王曦商量,他们最终决定把华彩演奏的决定权交给简一鸣。
    狗狗简没有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。
    “意思就是,如果你觉得必要,华彩部分你可以自由发挥,这也是奥赛允许的。”不过很少人这样做罢了。
    在比赛中这么干有太多惨痛的例子,大部分人都习惯按部就班的依照谱子进行小幅度的“自我理解”,更加安全和可靠。当然即兴出彩也有很高的回报,最为直观的就是可以拼“最佳”的奖项,同时评委对选手各方面的评价都会上升,在这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卫丛,而且卫丛后面却确实因为即兴出名了。
    简一鸣点了点头,表示知道之后,就继续练琴。
    王曦没有再着重提醒他,他不希望简一鸣把自由发挥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,卫丛也没有提醒他,因为他觉得兴致来了,简一鸣自然就会弹出出色的华彩。
    即兴需要长期的努力、大量的理论、扎实大的技术,但最重要的,也是唯一能让整首作品令人眼前一亮的,永远是那一点比钻石还纯粹耀眼的灵感,犹如缪斯女神的微笑,一闪而过,终身难忘。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    *我试了试翻译,然后认识到了自己确实不是翻译的料子,还是把英文搬上来了。
    +
    明天开始停更,到周二恢复。
    爱你们,笔芯。
    第89章
    简一鸣和符盛蓝的关系靠一首一首来回的曲子传递,偶尔附带一两封信,符盛蓝用小学生花国语写信,简一鸣磕磕绊绊回小学生英语,卫丛大呼已经看不懂年轻人的恋情了。
    王曦:“这才是音乐生的浪漫!”
    事实上在绝大部分音乐家的年代,科技都没有发达到可以即时联系的程度,他们之间的友谊就是通过一封封信件传递,这些珍贵的手写信现在也成为了重要资料和文物,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    只是以前的音乐家是给对方寄信寄乐谱,现在简一鸣和符盛蓝给对方相互寄光碟,也没什么毛病。
    “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,还要用十七十八世纪那一套吗?”卫丛难以理解。
    “可是写信,手写信,和网络传输的标准字体温度不一样。”
    卫丛用惨不忍睹地眼神看老王,他是万万没想到老王居然是个浪漫脑!
    “我可不信他现在完全没法对外联系,可是符盛蓝却选择了最麻烦的寄信和录碟。”卫丛啧啧了两声,“大家族出来的孩子果然就是不一样。”
    卫丛想了个非常贴切的比喻:“吊在驴前头的那根胡萝卜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