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文屋 > 综合其它 > 重生之与君厮守(GL) > 分卷(128)
    妾姓孙,家中排行第四。
    原来是四姑娘,某姓欧,名阳修,今日听得姑娘一番开导,不胜感激。
    可否拿你的文章与我一瞧?
    姑娘识文?
    她点头。
    少年欣喜道:寻一处酒馆,我们坐下说。
    于是找了就近的一家酒肆,要了一壶酒一壶茶,将书箱内的文章一一拿出。
    除却文章,还有几首词,一首玉楼春入了她的眼,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,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。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故欹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烬。
    梦又不成灯又烬。
    她似看到了今朝的才子会远超先帝一朝,想来你母亲对你影响至深。
    四姑娘既看得懂这词,又有如此谈吐,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家了。
    女子浅笑,笑的温柔,那你猜我年方几何?
    直至她问,他才抬起头直视打量,试探的猜测道:双十?
    未到双十?
    她接连摇头,伸出了三个手指头,我已过三十矣,所以有些东西不能仅凭表象或者某一方面,我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子罢了,倒是小孩你很难得。
    少年有些惊讶,这...
    听说没,官家的姐姐卫国长公主来江南了。
    先帝的三公主?
    那可是绝世的美人啊!
    只是可惜了,没能嫁个好人家,不过和离的也真巧,才不过一年,丁家就被抄了。
    你们说会不会是先帝早有先见之明,所以让其和离,实际是保全公主。
    有可能。
    嘘,丁家得罪了皇太后,不要乱议论,小心脑袋!
    一酒桌旁在讨论着江南最近的趣闻,旁桌女子起身走近,轻声问道:几位兄台,方才可是说卫国长公主来江南了?
    几人将目光移向她,女子虽穿的是粗布,但其容貌出众,看着不过双十年华,几个看红脸的人连忙回道:姑娘还不知道吧,卫国长公主入了元庆观出家为道。
    女子微颤着眼睛,旋即作揖道:多谢。
    快步回到自己的桌上拿起了行礼朝少年道:数万人应举所留不过千,若你下次赶考再不中,就带着文章去找翰林学士胥偃。
    说罢便匆匆向南离去,她本从南方来的,要去东京,途中却又折返。
    你爹爹只是操劳过重,多休息几日,熬几服药喝下就能好全了。
    女子将写好的方子递给一个穿窄袖的年轻人。
    多谢姑娘,这方圆几里都没有大夫,要不是有姑娘,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及时。
    我正好途径此处,又见到大伯摔倒。
    姑娘可是要去南边的元庆观?
    女子点头,是的。
    听说观里最近来了一位公主,是官家的姐姐,天潢贵胄,吸引了一堆人呢,只可惜公主殿下从来不出来见人。
    女子笑了笑,拱手道:我该走了,就此别过。
    好,姑娘一路小心。
    兜兜转转,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从江南的安逸日子离去,却没想到,自己最期望的事情,真的来了。
    她数着登山门的阶梯,每一步都是由心而喜的迫切。
    元庆观后山也有瀑布,此时的桃树花开满园,一把特殊的琴静静躺在房内的书桌上,身着道袍的女冠握着念珠。
    不久后,静室的门被敲响,门外传来极干净的少年声,师兄,观外有人求见。
    吱~
    房门被打开,从内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女冠,小道士下意识的将头低下,观外有个姑娘,说认得师兄你。
    姑娘?这段时间说认得她要见她的人多得数不过来,那姑娘叫什么?
    她只说了她姓孙。
    在她脑海中并未认识过什么孙姓人士,遂转身回屋内继续打坐,我不认识什么孙姑娘,让她回去吧,不见。
    就在先前,一个穿着普通衣衫的女子登上山门,极为有礼貌朝清扫大门的小道士作揖呼问,这位小真人,请问清虚灵照大师是否在此观中。
    清虚师兄是在前不久回了观中,你是?
    妾姓孙,乃真人的...她突然摇头浅笑,想求见真人。
    恐怕要让姑娘失望了,我家师兄自回了观中就一直闭关静修,就是知州来了都不见的。
    知州是知州,我是我,真人不见知州,未必也不见我。
    哪里来的口气?
    她也不恼怒,温柔道:还请小真人替我通传。
    罢了,我便帮你通传一回,好让你死了心。小道士放下扫帚。
    欲要转身入内之际,女子又道:等等!
    见师兄拒绝,小道士也不奇怪,跟随入内,摸了摸脑袋道:她说如果师兄不肯见她就让我转达一句话。
    她闭着眼转动手中的念珠,什么话?
    越人榜枻如果想见鄂君子皙,子皙不会不见他的。
    阳光斜进的屋中,一串念珠静静的躺在木地板上,被人暂时遗忘。
    第151章 寂寞空庭春欲晚
    天圣二年夏。
    今日不用备我的晚膳了。从马车上下来的人直奔寝屋, 将身上的公服脱下, 换上便服。
    你要去何处?
    寻一趟崇仪副使郭允恭。
    郭允恭...不该是让他来见你么?
    李少怀怀摇头道:如今我朝文人之多,郭允恭是郭崇之孙,郭氏乃代北名族,不可怠慢。
    爹爹要出门么?
    李少怀点头,你怎么进来了?
    方才听见前院有人呼传爹爹回府,中堂不见人, 我猜想爹爹肯定是先来找娘亲了。
    你这孩子。
    爹爹要去郭府,女儿也要去。
    你爹爹是去商议政务, 你跟着去做什么?
    我去找二姑娘。
    她们倒是忘了,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走的近, 赵宛如三十岁寿辰时, 郭允恭之妻李氏携次女赴宴,两个小姑娘兴趣相投就此结交。
    她虽不愿意用规矩约束李洛泱, 奈何生在仕宦之家,为宗室出女, 亦不能太过放纵, 不过小姑娘随其母,聪慧过人,大多事都不需要她们操心。
    知女莫若母,你呀你, 分明是想同你爹爹呆一块,何故拿人家二姑娘说辞。
    瞒不过的人洋溢着天真的笑容,爹爹总是忙于政务, 有空也都是陪娘亲,都快忘了我这个女儿了。
    这...
    你就带她去吧,郭氏也是名门之后,与之相交并无不妥,也省得她惦记。
    听得娘子发话,她应声道:好。
    赵宛如送她们出府,又叮嘱道:早点回来,路上小心。
    好。
    驾!
    马车内,李洛泱抱着她的手坐在一旁,开心的像个孩子。
    都这么大个人了,还粘着爹爹,就不怕你娘亲吃醋?
    她反问道:那爹爹有空都陪娘亲娘亲去了,就不怕泱儿吃醋吗?
    这...这倒是将她给问住了,这母女两都是伶牙俐齿,她拿其毫无办法。
    见父亲滞住,李洛泱捂嘴大笑,钻入怀中,谁让爹爹这么有亲和力。
    泱儿得替娘亲将您看好不是?
    她低头看着女儿,既像年轻时的自己,又像极妻子,泱儿。
    啊?看着越发温柔的眸子,李洛泱反应道:爹爹怎么了?
    你可怨我,将你困在这大内?
    人生来有命,爹爹与娘亲对我百般疼爱,大内还有祖母以及皇帝舅舅的照拂,这些,已是常人不能及,知足常乐,又怎会怪爹爹呢。遥想自己的年岁她楞的问道:爹爹莫不是要替泱儿挑选人家了?
    李少怀摇头,你的婚事,当由你自己做主。
    世家以及宗室子弟,婚事能够自己做主的,古往今来又有几人,孝字当头,父母之命大于天。
    她庆幸的笑道:倘若这世上,能有人比爹爹对泱儿还好,我才嫁!
    马车行驶至郭府,崇仪副使郭允恭亲自出门迎接。
    不知燕国公突然到访,未能远迎,还望海涵。郭允恭领着她们入府,边走边道歉。
    无妨,是我来的匆忙,不曾告知。
    这位就是国公的长女吧?郭允恭看向李洛泱,旋即大赞道:果真女儿像极父亲,生的花容月貌。
    伯伯过奖了。
    小女与副使的次女有缘,这次登门拜访她便也跟着来了。
    原来如此。郭允恭意会,旋即招手,来人,将二娘唤来。
    喏。
    大人们在中堂议事,几个姑娘则在后院内赏花。
    你家这夏日的清荷长的真好。李洛泱凑近一朵并蒂莲。
    身后端站着的女子挥了挥手,将下人遣退,望着眼前的少女,突然失神道:我要入宫了。
    赏花的女子突然一怔,直起身回头,眨了眨如清泉的眸子,三年孝期已过,大内要选秀了吗?
    中宫无主,此次选秀,必是在世家中挑选年纪相仿的女子,郭氏之龄与皇帝相近又出身名门,是太后下的令,我别无他法。
    若要出嫁,嫁到哪里都是没有自由的,不过皇帝舅舅生性仁慈,你若入宫,必不会受亏待。
    你...郭氏急红了眼,旋即侧过了头,荷池中的莲开的多好啊,叹气道:罢了。
    时至今日,李洛泱再回忆起前几日在郭府二娘与她说的那些话,当时她并未过多的在意,如今细细想来,祖母之命谁敢违呢?
    望着桌前数张画像里最显眼的两张,她愣了神。
    一旦入了宫,再没有回旋的余地,能做的,就是往上爬,才不会被人欺负。
    泱儿觉得这两个女子,哪个更佳?
    画像后面有署名,她指着其中一幅,旁边的孙儿不认识,故不好评价,但这个郭氏孙儿是认得的。
    哦?我家泱儿认识这个郭氏?
    李洛泱点头,她是我的好友,是个性直,傲骨的女子。
    你倒是直言的很。
    皇帝舅舅若要立中宫,皇后母仪天下,必然不能只看其貌,若中宫主品性端庄,敢于直言,便能规劝辅佐君王。
    小姑娘的话给刘娥提了个醒,她慈祥的拍了拍她的头,那就按姑娘的意思。
    天圣二年夏,崇仪副使之女郭氏与晓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一同入宫选秀,郭氏被刘太后看中。
    同年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,郭氏被立为皇后。
    九月初,太后诏:以皇帝纳后,令翰林学士、御史中丞、两省与太常礼官检详古今六礼沿革,按照六礼为其举行立后大典。
    太后制诏天下,皇帝年长,中宫未建,历选诸臣之家,以故北宋平卢军节度使,赠尚书令兼中书令郭崇之曾孙女郭氏为皇后。
    十月,以王钦若为发册使,吕简夷为告期使。
    十月中旬命王钦若撰册,纳采制文,发六礼制书,十月下旬命使纳采、问名。
    宰相,宗室,文武百官着朝服备礼。
    以宗室延安郡公赵允升为纳成使。
    命使纳吉、纳成、告期,并命使者一同纳采、问名仪。
    使者引出宣德门,至皇后行第府门外,两位令史手持奉制端立在大门前。
    郭允恭一早就等候在大门内,侍从位在左右,侍从见使者临第,纷纷整理好衣冠从北面出来替府主人问道:敢请事?
    某奉制纳采。
    得其回复后侍从返回门内告知,郭允恭回道:臣某之女若而人,既蒙制访,臣某不敢辞。
    侍从出府转告,接着又入门引郭允恭出府迎拜,两位使者这才入内,打开诏书道:皇太后制。
    郭允恭领府上众人跪下听旨。
    宣读完毕后,又拜一次受旨。
    接受完制书,郭允恭进表,结束后再次跪拜,使者出府,出府后再问一次名,与前面所问相同。
    将加卜筮,奉制问名。
    臣某之女若而人,既蒙制命,臣某不敢辞。
    使者返回告知大内,至此,纳采、问名便结束。
    十一月,命殿前都指挥使为迎奉使,枢密院使王贻永为副使。
    十一月二十一日,迎奉使、副使、内侍宫女、宫中礼仪官员组成浩荡的仪仗队,从宣德门出发去郭府迎亲。
    至郭府大门前时,侍从出来请问。
    某奉制以礼奉迎。
    侍从入内转告,郭允恭答道:臣某谨奉典制。侍从出门传达。
    传达完毕后侍从再次入内引郭允恭出大门外跪迎,李少怀扶起他,手持着诏书,笑了笑,哥哥好生福气。
    郭允恭也笑道:承蒙国公台爱。又瞧着她丰神俊朗,腰胯上的两个香囊上,刺绣精美,国公爷这腰间的香囊甚是好看,不知是哪家的,价值几何?